close

稻舍(菜單 (2).jpg

林五湖本館(茶葉.jpg
日前偶然看到一個美食節目,特別介紹迪化街上的一間"稻舍食館."...

影片中介紹身為迪化街米行第五代的老闆,改造家族老房子及推廣米食文化的故事,
觀賞後,覺得很有意思,於是上網查尋餐廳搜尋菜單及訂位。

在餐廳官網上,突然發現有一項體驗活動的介紹~"提燈籠夜逛迪化街"


提燈溜月大稻埕(稻舍餐廳推薦行程)

夜間大稻埕有不同的風景,安靜、車少,而且輕鬆,想像一下每人提著燈籠聽故事,
漫步在170年的迪化老街。邀請在地導覽達人施山平老師介紹,一步步輕鬆有趣地認識夜晚的大稻埕。


此行程將安排如下:
稻舍
迪化街十連棟
D.g.HOTEL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
打石巷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AMA Museum(路過介紹)
迪化207博物館(路過介紹)
李臨秋音樂紀念公園(望春風故事)
林家祖厝(路過介紹)
台北霞海城隍廟(月老)
大稻埕碼頭


施山平老師
大稻埕在地人,帶過上百場大稻埕導覽,為推廣親愛的家鄕,讓更多的人認識這裡,
還設計了多條山平記憶中的家鄉私房路線,及在地名人們與店家們的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史,
期待朋友們隨著山平,讓山平用月琴伴奏,娓娓道出屬於這裡的故事,一步步的漫遊大稻埕,
愛上大稻埕。

 

雖然以前逛過迪化街數次,但對於建築背後的故事,卻不是非常清楚,
心想吃完稻舍晚餐後,由在地人當嚮導,夜游漫步聽故事是不錯的體驗,
於是欣然的報名指定日期的夜游活動!!


山平老師(施志平.jpg
施山平老師.jpg

此行程有備註五人起成行,心想若人數不足未能成行,最多自己逛逛老街也行....



稻舍餐廳的菜單及地址如下:

稻舍食館(menu.jpg

稻舍食館(Map.jpg

當天預訂用餐時間是17:45;抵達時,因離用餐時間尚早,於是先到稻舍餐廳對面的十連棟逛逛,
靠近民權東路這段的迪化街北街段,過去沒想到走過來逛街,沒想靠近台北橋這頭,
竟然有如此驚豔的建築。連棟老房子的走廊,非常適合拍照,是網紅景點!


十連棟前面保留古建築的立面,犧牲中間天井的部分,在二進以後,改建的現代大廈感覺
有城堡的芬圍,新舊交替,蠻有特色的。類似的設計,之前在澳洲各大城市逛街時,比較常看到,
西方社會注重古蹟保護,所以澳洲有些建案,要改成旅館或大樓時,多會保留古蹟的立面建築,
後面在蓋新建物。


迪化街十連棟街屋(網紅景點)

日本統治初期,大正7(1918)日俄戰爭時商人大量收購米穀,導致市場供需失衡、
價格暴漲。
隨後引起了米騷動,使總督府開始思考臺灣的米穀產業對於日本內地的供應,
以國家之力投入米穀產業的發展。臺灣的碾米廠(或稱為土礱間),是自清代以來就發展的產業。
收成後的稻米,由碾米廠買斷後,進行精緻工作再對外銷售。

十連棟鄰近淡水碼頭水門,農戶收成後可利用河運,運送稻穀到橋頭的碾米廠。
同時台北橋是聯絡三重埔與大稻埕的門戶。具地利之便的大橋町,逐漸形成碾米廠聚落。

十連棟的六個商號除了森元洋線外,其它五家商號(連瑞利、振豐、晉春、春發、林源益)
都是經營碾米廠業務。


每個家族的街屋亦有些微不同,連瑞利街屋面寬6米,但深度有80米長,可直通淡水河岸;
晉春與春發的第二進有增高地基、加高建築高度以增加庫存量;

春發街屋為外觀為洗石子與紅磚混和,屬大正末年及昭和初年日式街屋的樣式
 

因為房子縱深長,當時又沒提防,住戶後方直達淡水河,許多居民都會去河邊洗衣、聊天。

戰後,靠近河堤處有許多來台北打拼的外地人搭屋居住,便產生了飲食消費需求。

十連棟前面因而有攤販聚集,當地人稱為大橋市場。

19451973年,迪化街北街從民權西路口到現在的明峯貢丸店之範圍,
充滿各式各樣的攤販;非常熱鬧。之後人潮隨者商品流行趨勢,慢慢移往中街及南街一帶。

新舊建築.jpg

十連棟(二進 (4).jpg

十連棟(二進 (3).jpg

 

十連棟(二進 (1).jpg

日本雜誌(十連棟.jpg

十連棟(北街 (1).jpg

十連棟(北街 (2).jpg

十連棟(北街 (3).jpg

十連棟(北街 (4).jpg

之後的導覽,經山平老師介紹,原來十連棟的改建,是香港建商歷經21年的時間,
陸續說服六大商號後代近64幾位土地持有人的同意簽名,才促成此建案的順利進行,
堪稱是迪化街老建築改造案例最好的成功及經典範例。


前面老建築是旅客拍照的網紅地點,如能換上民初服裝拍攝,更據效果,二樓可拍照及提供場地出租辦活動使用。

十連棟街屋後面新建築一樓進駐了幾間餐廳,山平老師介紹推薦了兩家餐廳,
一間是法式料理(豐舍),另一間則是少見的貴州菜料理,

 

下次有機會一定要邀請朋友來品嚐一下。

豐(饒薌)舍(延伸台味法菜的小餐館)

地址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50號

豐舍 B.B.R的主廚孟鼎,在亞都麗緻巴黎廳服務十多年後,回來從小生長的地方,
用台灣味創作另類的法式鄉村菜。


豐舍使用在地的傳統食材與調味手法,以法式fine dining方式呈現,並佐以各式葡萄酒,
傳達給客人的是故事,是人情,是飲食的深刻


山平老師介紹這家餐廳,餐標人均約NT1,500,但老闆很跩??
很納悶老師的評語,但從該餐廳FB上的介紹的菜色及人氣來看,

豐舍餐廳的生意的確不錯,且在當地也是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名人,

很多知名主廚都很
有個性,才能造就餐廳獨特菜式及服務風格,


喜愛美食的的客人,或許都願意遷就主廚的脾氣來求包養!! 不,我是指求訂位吧!

豐舍(十連棟法式.jpg

豐舍 B.B.R(菜白腹鯖.jpg

豐舍 B.B.R(墨魚香蒜飯.jpg

豐舍 B.B.R(豬肉.jpg

豐舍 B.B.R(2.jpg

豐舍 B.B.R(1.jpg

豐舍 B.B.R(秋蟹.jpg

豐舍 B.B.R(淡菜與瑞穗的刺蔥.jpg

豐舍 B.B.R(菜單.jpg

豐舍 B.B.R(鴨宴.jpg
 

東方饌黔天下貴州主題餐廳(豐舍隔壁)

黔天下餐廳創辦人葉國憲 David Yeh 原從事西餐領域逾 15 年,為了一圓創業夢想,
使餐飲生涯更進一步突破,遂放棄前職紅利義大利餐廳總監,決定踏入全新的領域─中華美食文化。
遂決定將在中國大陸,之後在貴州食文化協會的吳茂釗大師協助下,David 得以對黔菜有了全面的認識。

黔天下特色菜如苗寨干鍋雞、絲娃娃、酸湯魚等。
黔味菜肴是我國一大菜系,有影響的黔味菜有250餘種,以辣香為主。
黔味菜不僅辣香醇厚、味美可口,而且色彩豔麗、造型美觀,不失為可供觀賞的藝術品。

小時後國文課本有讀到"黔驢技窮"的故事,但貴州料理到真沒品嚐過...
這家餐廳,讓人期待!!

貴州餐廳(黔天下3.jpg

貴州餐廳(黔天下2.jpg

貴州餐廳(黔天下.jpg

 

貴州餐廳(6.jpg

貴州餐廳(5.jpg

貴州餐廳(4.jpg

 

貴州餐廳(2.jpg

貴州餐廳(1.jpg

逛完了十連棟街屋後,回到附近的預定餐廳~稻舍食堂吃晚餐!

稻舍是迪化街上,一間傳承五代的百年米行;轉型的文創餐廳

建築為二進式,一進與二進間用天井隔開,
天井具有集水、通風、採光、消防等功能

 一樓座位區適合小家庭或三五好友聚餐,二樓的空間保留著老屋的隔間,變成包廂形式,可以先訂位保留。

 閣樓的空間是藝文展覽的區域,會不定期更換展出作品。另外也會邀請台灣傳統歌謠、布袋戲、樂團來店內演出 

稻舍(人物.jpg稻舍入口.jpg

話說進到餐廳裡面,客人不多,暫時只有一桌客人正在用餐,我事先看了菜單,決定選瓜仔雞套餐。

這裡米飯選用的是台農71號益全香米,好吃!

服務生
會提供一瓶醬油及豬油,任憑客人選擇滴在飯上調味,
吃好米搭配台灣在地食材及優雅的環境,很搭配在地飲食文化。..

稻舍(菜單 (4).jpg

稻舍(菜單 (2).jpg

稻舍(菜單 (3).jpg

稻舍(菜單 (1).jpg

稻舍(內部.jpg

吃完晚餐,離夜游集合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決定自行到附近逛逛。結帳時,餐廳透過訂位系統知道我是參加
當晚夜游行程的客人,餐費自動打九折,真的很窩心
!

飯後
隨意走到附近一間小咖啡館;打發時間;後來經山平老師介紹才知道這間咖啡廳在當地頗富知名度,
Modern Mode & Modern Mode Café 
地址:
迪化街一段278號

小小的咖啡店上菜單上的咖啡以歐式咖啡為主,由演員鍾瑤和設計師好友共同主導的店,
也常有電視劇或廣告片,借用餐廳拍攝影片!

老闆介紹搭配咖啡的鹹派及點心,因剛用完餐,我只點了一杯黑咖啡享用
透過窗戶可看到巷仔口的日日好食餐廳生意不錯...

窗台及櫃台有一些歐洲骨董,讓咖啡廳有不同的味道,透過官網介紹,原來這家餐廳知名度頗高!

 

成立於2001年的Modern Mode2013年由原進駐的赤峰街70年的老屋,
2016年搬至大稻埕。店裡有老闆收集的古董商品及古董首飾。

Modern Mode Cafe老闆希望營造咖啡館能帶給客人巴黎左岸咖啡館的風情
 

Modern Cafe.jpg

Modern Cafe法式 (2).jpg

Modern Cafe法式 (1).jpg

陸續有客人進來,也有人進來後,直衝二樓找位置,之後又下來好奇問櫃台二樓是酒吧?? 經確認後,還是改在一樓喝咖啡!

個人覺的,一樓咖啡館的燈光可能需要再請設計師調整一下

目前的裝潢及燈光,尚蘊意不出店主想要帶給客人巴黎左岸咖啡館的風情....

或許主燈換上明亮點的水晶吊燈及壁燈,比較可以提昇一下氣氛吧...

總感覺咖啡館的燈光怪怪的,跟不上好喝的咖啡與骨董飾品!!


從咖啡館可以望到隔者一條巷子(打石巷)的"日好食堂";一間頗有味道的餐廳

日好食堂
地址: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82號1樓

建築前身式"張協成石廠"老屋;原石廠只有半坎店面

1904年、日本時代明治37年興建的
張協成石廠

第一代老闆張火廣是著名惠安石匠,曾經參與鼓浪嶼的建築工程,
在臺灣的木匠邀請下,率領親友徒弟來臺承包石雕工程,
八里天后宮、板橋觀音廟都是出自他的手,
八里天后宮有留下張火廣與廣東石匠辛阿救拼石藝相對場的紀錄。


MOdern mode cafe(1.jpg

日好食堂(5.jpg

日好食堂(臘味飯.jpg

日好食堂(4.jpg

日好食堂(3.jpg

 

日好食堂(張協成石場.jpg

還沒來的及到打石巷拍攝夜間老街靜逸的風景時,突然接到"道稻食堂"服務生的電話,
說導覽的"山平老師"已經在店門口了,於是充滿前往餐廳跟老師會合。


抵達餐廳門口,詢問老師今天報名夜游的有幾位?  老師回覆說,只有一位報名,雖然網站上原註明是五人以上成行,
或許是今天的天氣不錯;老師心情也不錯,還是如期開團...真是感謝老師的佛心!!


老師提供了一份迪化街的地圖,接者先介紹稻舍門口的壁畫,是臺灣膠彩畫的先鋒郭雪湖在1930年完成的畫作「南街殷賑」
畫的是現在迪化街南街(城隍廟)一帶。第一間店家的招牌清楚寫著"新高香蕉焦糖",是當時元春製菓店的商品,
緊鄰其旁者為"茂元葯店",是今
迪化街一段"民藝埕"


郭雪湖生於大稻埕,早年曾跟隨陳英聲習國畫及水彩,又從蔡雪溪習畫,日後更跟隨鄉原古統學習。他注重寫生,
,以濃豔的膠彩設色,表達獨特的鄉土景緻,在戰前官辦美展中大放異彩。


1964年他移居日本,以風景、靜物為創作主題,受西洋繪畫影響,強調立體表現。

之後郭雪湖移居美國,仍以風景創作為主。

山平老師還特別指出注意畫中在二樓買東西的貴婦及在街上散步的路人,脖子上都載者項鍊,
表示當年迪化街堪稱台北的"名店街",是台北最繁榮的區域。

3樓珍珠貴婦.jpg
郭雪湖〈南街殷賑〉.jpg

老師介紹大稻埕地名的由來,原來"稻埕"在閩南話的意思是"曬穀場"的意思。

山平老師介紹,台灣北部最老的商業區域是位於新莊的老街,有四百年的歷史,後來因河水淤積,
商業中心移到艋舺,之後才又因搶生意地盤的關係移到大稻埕這一帶。


咸豐三年 (1853年),艋舺發生泉州人之間的"頂下郊拼"械鬥,當時械鬥敗陣的下郊人(泉洲安溪、同安人)放棄了艋舺的地盤,
在林右藻的率領下,集體遷居至大稻埕來,在迪化街建立起街市。下郊人祀奉的神祉「霞海城隍爺」也跟著遷往大稻埕。



大稻埕自清領時期開始,1860年因淡水開港而成為臺北最為繁榮的茶葉與布料的集散買賣中心,

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日本時代由於日人開始排除洋行,將大稻埕推向以日本內地和東南亞的市場,
乃更形繁榮,成為南北貨、茶葉、中藥材以及布料的批發貿易中心。

1920年代大稻埕很多商號都很賺錢,店家除了生意上的營利外還兼營地下錢莊,農民用土地抵押,商號借錢收利息,
提供周轉資金。這樣的地下經濟往後也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D.G Cafe 大稻埕花園酒店
地址:迪化街一
段334號


山平老師介紹這間旅館是大稻埕第一間合法旅館,
剛進門剛好碰到年輕的老闆要外出,他跟老師打聲招呼後就外出運動,這間旅館以地中海風格的裝飾,深受旅客喜愛,
包括電梯內外都有地中海綺麗的圖片,花園玻璃咖啡廳光線明亮,即使不入住於此,來這裡喝下午茶也不錯!

大稻埕花園旅店(2.jpg

大稻埕花園旅店(電梯.jpg

花園旅店(第一家旅館 (1).jpg

花園旅店(第一家旅館 (2).jpg

大稻埕花園旅店(3.jpg

大稻埕花園旅店(1.jpg


米日一里 葉晋發本厝 (品茶文創店.租借服裝.餐酒館)
地址:迪化街一段296號


山平老師帶者走進這棟老宅活化的文創店,一進晚餐後已休息,二進酒吧正要開始營業...

本厝早期是碾米行,葉氏祖先從淡水來到了大稻埕定居下來,開始蒐羅台灣南部好的米糧販售。

現在接手的老闆~葉晏廷;是葉家第五代,改造老屋,如今是迪化街有名的文創商號,一進的店面可租借
民初服飾在老街巷弄拍照,也可以仿造古風曲水流觴品,只是以前是吟詩作對喝酒,
現在則是聊天喝台灣好茶。

店內匯集了台灣所有地區米種;如彰化竹塘的台梗九號、南投草屯的台中秈十、
雲林水林的晶鑽月光、花蓮富里的九岸溪米、彰化溪州的黑鑽米等

山平老師帶領,走到二進的建築及後面的天井餐館,二進的餐酒館,
常常有講座及活動在此舉行。
不定時舉辦的"沈浸式體驗",來生簽證活動,在網路上討論頗多。

租借服裝(魯蛋茶酒館.jpg

魯蛋茶酒館(租借.jpg

燈籠店旁(魯蛋茶酒館.jpg

IMG20210409194608 (1).jpg

IMG20210409194535 (1).jpg

「福來許 茶樓」 日本客迷上的穿旗袍泡茶體驗.jpg
酒館(魯蛋.jpg

葉氏本厝對面小巷子口;有一間爛尾樓在夜晚中藉者柔和的燈光,散發一種工業風的美感。

這棟爛尾樓建物,是迪化街的名人士紳~林經甫先生買下;準備活化作文化活動使用的。
山平老師問是否聽過一位台灣的"時尚老人";曾經穿過流行服飾到紐約走過秀?


我還真沒聽過,聽山平老師介紹過後,才知道原來林先生也是位傳奇人物

 

林經甫先生曾是協和婦女醫院院長、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創辦人及台原出版社創辦人。
退休後擔任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並經營YouTube頻道「Dr. Lin時尚老人」與臉書粉絲專頁「時尚老人」

2019年9月,高齡74歲的林經甫,成為全球四大時尚秀之一—紐約時裝秀上,年齡最高的登台模特兒。
在國際舞台上,他穿著街頭時尚品牌Christian Colorado的服裝,跟一群年輕模特兒們一起走秀。

林先生的兒子林冠廷是知名廣告導演,經營的"台客劇場YouTube頻道",有近60萬人追蹤。


時尚老人(特展.jpg

三角窗爛尾樓整修期間,暫時作為當地藝文活動及展覽用地使用。
一樓走廊有很多海報介紹的都是迪化街有名的藝術家或文創業者的介紹。

未來此地將改造為結合在地品牌與藝術文化的迪化街新地標,預計兩年後竣工。
 

有色眼鏡(施正文老師,布行調色).jpg

有色眼鏡4.jpg

有色眼鏡3.jpg

有色眼鏡2.jpg

有色眼鏡1.jpg
為了點亮迪化街北段夜間浪漫風情,林經甫特別藉由這次改建的機會,
邀請曾參與燈節和公共建築照明設計的瓦豆團隊創意總監江佶洋,運用情境燈光設計


隨著夜幕低垂,燈光將漸漸變得越來越亮、色溫也逐漸溫暖

讓三角窗在夜間化身為一盞透著溫暖光線的大燈籠

山平老師說江先生是他的學弟,在迪化街幫很多家店家設計特色的商店街燈

還特別介紹了其中細節給我看,例如開餐廳的街燈,就用了很多湯匙,作為設計靈感
真的是充滿巧思與創意。

 

燈光設計師江佶洋 (1).jpg

燈光設計師江佶洋 (2).jpg

燈光設計師江佶洋 (3).jpg

燈光設計師江佶洋 (4).jpg

迪化街燈光2.jpg

迪化街燈光1.jpg


往北街散步前進時,突然出現一片現代公寓大廈建築,整個區塊看不到舊時的房舍,山平老師解釋到,
當文化界開始在報章雜誌鼓催保護迪化街老建築時,這塊地的地主們,利用夜晚請怪手快速的推倒老房子,
方便他們順利把土地賣給建商圖利。所以造成在老北街散步時;會突然有種錯愕,怎麼會有一小段路,完全
沒有老建物的存在?? 不知,原來的地主在歷經若干年後,看到迪化街老建案的活化後,心中有何感想??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館(營業時間:10點到18點)
地址:迪化街一段265號

這是一間藝文咖啡館,常常舉辦藝文活動。純純就是唱紅"望春風"及"月夜愁"的歌手,
山平老師拿出她的歷史相片介紹。

純純唱紅的歌曲不計其數,除了赫赫有名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等歌之外,
臺灣第一首引領流行歌風潮的〈桃花泣血記〉也是純純所演唱。

她所灌製唱片數量在日治時期無人能出其右,可謂是臺灣第一女伶。


純純本名劉清香(1914-1943),在1929年開始隨歌仔戲班"小鳳園"為日蓄公司灌錄歌仔戲唱片,
以 藝名"清香"灌錄不少歌仔戲曲,特別有些是以西洋音樂伴奏的小曲,帶有流行音樂的味道。

之後古倫美亞開始製作流行歌,她開始用"純純"的藝名灌錄歌曲唱片,從譯唱日曲、民謠改編到創作歌曲,
純純幾乎成為古倫美亞流行歌誕生期的唯一一個聲音,也可說是本土流行歌曲創始期的招牌歌星。


純純(望春風.jpg
李臨秋《望春風作詞人,25歲》.jpg

迪化二O七博物館(私人博物館;免費參觀)
地址迪化街一段207號

1962年建的洋樓,屋主為莊添慶先生,屋外鐵窗花上面寫著「廣和藥行」。2006年莊添慶先生過世後,後代將房子賣給劉先生,
2009年在劉先生的努力下取得歷史建築的文資身分,並由當時由呂建築師進行歷史建築修護計畫,2012年劉先生轉賣給江女士,
直到2016年則由迪化二O七博物館的創辦人陳國慈女士承購。


最近幾年,迪化街出了很多傳奇人物,陳女士是其中一位;相信隨者迪化街的文藝復興,未來會有更多名人的誕生。

陳國慈女士,曾擔任過台積電資深副總暨法務長及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卸下這些職務後,她正做著造福鄉里,明留歷史的
人生志業。

 

陳女士曾於2003年至2015年創辦並贊助"台北故事館",開啟台灣個人認養古蹟的先例。

2017年4月15日,陳國慈女士以推廣古蹟活化為理念,創辦並贊助「迪化二O七博物館」,期盼藉由這棟美麗老房子蛻變再生的活力,
透過主題展覽及多樣的藝文活動訴說屬於台灣的在地人文歷史故事,串聯現在與未來,創造老房子的新生命。

香港出生、卻在台灣完美及豐富在地的文化,真的令人佩服。

山平老師介紹說,博物館免費參觀,我才回想前年曾來逛過,還很好奇館主真好心,讓人免費入場參觀老宅
及展覽,現在才知道背後是源於陳女士的愛心,真的感謝她的付出。

迪化207博物館.jpg
 

迪化207(2.jpg

迪化207(3.jpg

迪化207(6.jpg

迪化207(5.jpg

迪化207(4.jpg


 

鄉藝埕 (閔式建築文創店)
地址:迪化街一段196-198號


這間也是山平老師特別介紹的閔式建築,牆壁側面貼的是瓦片,是蠻特殊的工藝,比較罕見!
迪化街上,多數生意人賺錢後都是蓋巴洛可式洋樓,少有保存完整的兩棟閩南式建築。
這兩棟老宅曾被用來經營木器行、鹽倉、蔥蒜行、中藥行等。

原建築
目前是由迪化街名士~周奕成先生創辦的的"世代文化創業有限公司"作為文創產業經營。

周先生的創投事業,目前在迪化街陸續已有
民藝埕、小藝埕、合藝埕、學藝埕、聯藝埕、青藝埕及眾藝埕
共七個文創基地。
承租的老建築改建後,進行「創投合營」,一方出資金、一方出技術,
並指定從事大稻埕文化汲取出的五種資源:布、戲曲、茶、中藥和建築,來進行不同的創業模式。

他將一棟棟歷史建築規畫成從事文化產業工作者的創業基地,讓大稻埕將再度成為台灣第三波新文化
運動的發源地,承續歷史傳統,志氣令人欽佩。


鄉藝埕(閔式建築.jpg周奕成(創投文化.jpg

南街(郭怡美商號,巴洛可.jpg消防隊,日治時期的警察局.jpg


大稻埕公園 (作曲家李臨秋雕像)

跟者老師走到歸綏街及迪化街口時,老師說可以心中默算一下到
民樂街的步數,這是早期迪化街三進房屋的大概縱深。算了一下
大約116步。

大稻埕公園這裡有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先生的雕像還有地下停車場。

 

李臨秋是"望春風"歌曲的作詞者。創作於日據時代昭和8年(1933年),由鄧雨賢作曲。

李臨秋創作這首歌時,才25歲。堪稱日據時代的"方文山",

望春風歌詞;描寫出少女們情竇初開,心動又羞澀的情懷。後來, 被廣泛引伸為被殖民的台灣人民盼望春風的一種心理象徵。
大稻埕公園(李臨秋.jpg
返回迪化街,駐足在另一間閩式建築前;這是迪化街最老的閩南式街屋

林五湖本館 (臻味茶苑
)

地址:迪化街一段156號

林五湖(閔式建築,木拼店面)(頂下械鬥喬遷居民.jpg

林五湖並不是真名,而是林家經營命理館的稱號,林江於棟建築第二進開設「林五湖命相館」,
為永樂市場三大命理師之一,後
代子孫仍持續以「林五湖」經營命相館,

目前命相館營業已經遷往迪化街一段2807號。
但林家祖先牌位及大房仍住在此宅,因此每年林家子孫都會回到祖厝祭拜先祖,每年高達15

建屋之時,台灣在地材料匱乏,故大部分建材、家具都由福建運來,而船隻運行台灣海峽時風浪很大,故通常會將石塊置於船艙底部,
因此名為壓艙石,林五湖故居使用的壓艙石是
1850年由福建隨船運來,地上3尺、地下6尺,至今仍整齊堅固。

以命理為業,故正堂供奉八卦發明者伏羲氏、命理業始祖王禪祖師(鬼谷子),與林家祖先牌位,神龕則是1870年自福建老家海運來台,
其後每隔十年維修一次,因此保存完好。


山平老師特別介紹,注意正門的窗戶,是木板拼湊的,方便進貨使用。還有這棟閔式建築正門上方還設計兩個小窗
方便當時如果顧客在營業時間結束要買東西時,可以敲門,老闆會準備小藍子吊下來,讓顧客放錢及取貨使用


大稻埕碼頭

碼頭(30公尺原船.jpg
散步到民生西路後,老師帶領前往碼頭區拍照,並介紹後面的帆船就是早期移民乘坐
的交通工具縮小模型,台灣海峽風浪凶險,船難常發生,上岸後還可能水土不服,染上
傳染病過世,好不容易安居,又可能因為搶地盤、搶水源械鬥而喪命。

聽了真的是心有戚戚焉!

入夜後非常熱鬧,夜行騎車的運動人口很多,貨櫃屋區的小吃及酒吧充滿人潮。
記得幾年前,曾在這裡搭乘"碼頭乾杯 "遊艇,暢遊淡水河風光

 

大稻埕碼頭(碼頭乾杯 (1).jpg

大稻埕碼頭(碼頭乾杯 (2).jpg

大稻埕碼頭(碼頭乾杯 (3).jpg

大稻埕碼頭(碼頭乾杯 (5).jpg

走回迪化街上前,老師有特別介紹一間位於民生西路上的網紅咖啡館

 

窩窩wooo (網美茶餐廳)
地址:民生西路404號
營業時間:11:00~19:00

山平老師說這間也是網美景點,網美、雜誌及影劇節目都曾來此拍攝!


老闆是香港人,當初就是因為很喜歡台灣的食物又發現顯少香港人知道大稻埕這個地區,才決定在此開店;
希望傳遞香港庶民、家常的飲食,如鮮奶麥皮、通粉等,藉由飲食將香港的文化介紹給台灣。

窩窩店內的裝飾幾乎全是依照台灣六七零年代的形式來打造,包含一進門最吸睛的復古的中藥櫃,
呼應著當時代大稻埕南北貨與中藥行、茶行的盛行,走進店內最尾端的偉士牌機車則是老闆在屏東找到的,
滿滿的時代感瞬間填滿整個空間中

窩窩的店門口的鐵窗花門面;充滿巧思,精巧可愛的富士山形狀,涵蓋了台灣曾被日本統治過的歷史。

民生西路404窩窩咖啡.jpg
窩窩咖啡(網紅2.jpg

窩窩咖啡(民生西路404.jpg

窩窩咖啡(桃膠.jpg

窩窩咖啡(鮑魚撈麵 12點到19點.jpg

窩窩咖啡(香港老闆.jpg

窩窩咖啡(港式蘿蔔糕佐xo干貝醬.jpg

窩窩咖啡(xo醬叉燒炒飯.jpg

窩窩咖啡(網紅.jpg

跟者老師,逛了快一個半小時,來到今晚夜游行程的終點站!

入夜的廟口,沒有多少人,跟老師找快地方坐者聊天,聽他講故事!

 

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廟原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下店鄉居民的守護神,1821年城隍爺隨先民渡海來台,因下店鄉又名霞城,
此後便稱霞海城隍,奉祀於艋舺八甲庄同安人聚落。


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械鬥事件,艋舺同安人遷移至大稻埕一帶落腳,1856年由陳姓族人、海內會與地方善信發起建廟,
迄今霞海城隍廟和慈聖宮、法主公廟合稱大稻埕
3大廟宇。

為了服務晚上趕來的香客,廟方特別在外頭立了一尊金尊的城隍爺,方便信眾參拜許願。

山平老師說,因為風水關係,雖然香客很多,廟方並未有擴建的念頭。

城隍廟的月老,起因於信眾還願時,捐贈一尊月老神像,第一天共有300對新人前來還願。

近幾年則增加到每年成功牽線6千多對,山平老師笑說,以許願的18萬信眾來算,成功率大概只有3%。



夜拜.jpg

T時尚 T Fashion (永樂市場四樓)

山平老師接者推薦有空可以到永樂市場4樓逛逛,那裡是台灣流行服飾基地,
匯集時尚相關產業、14所大專院校、設計師品牌,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景點。

永樂市場四樓(時裝3.jpg

永樂市場四樓(時裝2.jpg

永樂市場四樓(時裝.jpg

永樂市場四樓.jpg
福來許酒捌私廚
地址:迪化街一段76
營業時間:12:00-15:00(假日)18:00-22:00

最後山平老師有特別提到,位於城隍廟前面的福來許餐飲集團

創辦人阮婷憶Clair也是迪化街的傳奇人物,當初來此創業尋找租屋時,都找不到有人願意租她房子,後來經由
當地人指點,到城隍廟許願成杯後,順利租到現在的店面。所以Clair就將她的文創產業命名為"福來許"
意思就是~福氣事由許願來的。福來許除了有咖啡館、私廚、小酒館之外;還製作許多古色古香的旅行配件
、文具禮品設計商品、居家飾品等,是迪化街知名的文創品牌。


聽老師介紹後,我回想起之前Kimberly曾經邀請我們等一些好友來迪化街吃私廚料理,,就是來福來許吃,當時置身於老街
尋找餐廳,,走過文創產品,尋找位置,讓人領略到台灣新興文創及飲食文化,還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很慶幸今天跟者在地嚮導山平老師,在夜涼如水的夜晚,散步於迪化街上,了解一些老故事及默默為大稻埕新文化浪潮努力
付出的名人,真是收穫良多!

一次的逛街不足以領略這裡的文化,大稻埕絕對值得大家多來走走!

福來許私廚4.jpg

福來許私廚3.jpg

福來許私廚2.jpg

福來許私廚(2.jpg

福來許私廚(Fleisch Food Club.jpg

 

 

arrow
arrow

    雷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